餐飲品牌升級需謹慎,方向不對,300萬“交學費”
阿飯 · 2019-06-17 09:59:11 來源:火鍋餐見 2373
在經(jīng)過一輪又一輪的市場洗禮之后,餐飲業(yè)對品牌的認知普遍提高,其中通過品牌升級順利完成迭代的案例不算少,例如西貝、巴奴、九鍋一堂、費大廚等等,但也要知道,帝王的金字塔下埋著探索者的尸骨,品牌升級也存在一定風險,方向不對努力全廢。
李軍,云南百花記羅非魚鍋創(chuàng)始人,2006年創(chuàng)辦百花記火鍋,雖然只有一家店,但知名度頗高,2016年完成品牌升級,升級過程中走過些彎路,損失近300萬,還好之后及時修正,目前有四家門店,以下為李軍口述——
百花記創(chuàng)立于2006年,第一家店開在自己家,前屋坐客人,后屋住人,最開始只有七八張桌子。
當時昆明的川鍋還不像現(xiàn)在這么多,專門做魚火鍋的更少,我們主打羅非魚,新鮮羅非魚剁成魚塊放進底料鍋里煮,刺少肉鮮,生意算是好做的。
不過,那時沒什么品牌意識,除了“百花記”的招牌,連條宣傳語也沒有。店內(nèi)刷白墻,墻上掛著云南各地的風景畫,現(xiàn)在再回頭看,當時屬于正兒八經(jīng)的“作坊階段”。
一直到2013年,生意都還算平穩(wěn),前后屋翻修后早已全部改成鋪面,共24張臺,一個月營業(yè)額大概13萬,菜品稍有升級,從原來的純魚鍋,變?yōu)榭梢凿滩说聂~鍋,同時加入烤魚,也有了宣傳語——“不止于美味”。
生意好,自然有人來問加盟,包括親戚朋友也不少問,但因為入行之前有被人騙的經(jīng)歷,加上我覺得加盟除了能給人提供底料,其它也幫不上啥忙,餐飲這行太復雜,如果加盟的人不賺錢我心里也過意不去,所以不管誰來問都沒松過口。
這種觀念轉變是在2014年,那段時間火鍋像野草一樣瘋長,感覺幾天之間到處都是火鍋店,從百花記出發(fā),臨近三條大路,1公里范圍內(nèi)火鍋店多達12家!
店里生意開始出現(xiàn)“腰斬”,更重要的是我發(fā)現(xiàn)一家基本就是百花記翻版的店,同樣的菜品結構,同樣的菜單,連名字都差不多,叫“百花羅非魚火鍋”,當時把我氣壞了,店相當于自己的孩子,他這樣開店相當于把我養(yǎng)大的孩子抱走!
不過好在幾番交涉下來,對方同意更換名字,事后我想了又想,與其這樣被別人模仿處于被動挨打的境地,不如主動出擊,自己把品牌推廣出去。
2014年7月,通過朋友介紹我聯(lián)系上一家餐飲咨詢公司,并在他們的指導下進行了品牌升級,升級后,首先放出兩家店給親戚朋友,本以為這會是件皆大歡喜的事,但誰知反而賠了近300萬......事后復盤,我們認為主要問題還是出在升級方向上。
當時,昆明賣羅非魚鍋的店已有不少,客單普遍在六七十元左右,為了拉開差距,提高辨識度,我們接受咨詢公司的建議,把原本的大鍋變成單人單鍋,原本的魚塊變成魚片,去掉烤魚,增加其它海鮮、河鮮品種,打造“百花齊放”的涮菜品類,客單價也一度拉升至100元。
裝修風格以“花海與魚”為主題,一個300平的店投下來大概80萬左右。
在短跑比賽規(guī)則中,禁止選手搶跑其他選手賽道,為的就是讓選手更專注、更快,餐飲業(yè)也是這樣,放棄自己擅長品類的而去爭搶別人的賽道,結果不言而喻。
我們從60元客單一下躍升至100元,從大鍋變成小鍋,放棄了原來的客戶,換到了一個我們不熟悉的消費階層,提升客單價,卻沒有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,雖說更突出了“百花記”這個品牌,但也稀釋了羅非魚作為多年來主打菜的影響力。
而且,由于多年以來我們忽視了品牌打造,大家對“百花記”的印象并沒有“羅非魚鍋”的印象深,這次升級相當于把原本的賽車噴了新漆、換了新車座,但發(fā)動機、變速箱還是老樣子,跑得還是那么慢,新店開業(yè)后,除了前兩周有優(yōu)惠時客人較多,之后兩個月平均日翻臺數(shù)不到1次,我甚至看到有些老顧客過來吃后直搖頭。
一個經(jīng)營了近十年的品牌,我聽不得別人說它壞話,也不愿意看它就這樣沒落,雖然這次升級失敗,但好歹多年經(jīng)營過來我還有些積蓄,親戚朋友也比較支持,并沒有因為這次失敗就對我以及百花記這個品牌失去信心,之后,我們又聯(lián)系上深圳一家餐飲咨詢公司,開始了第二輪品牌升級。
在這次升級之前,為了真實了解市場,我們先做了一些調(diào)查,當時整個昆明市有近3000家火鍋店,在我們隨機調(diào)查的500個消費者中,只有12%的消費者愿意忠實于“老品牌”,其余88%的人更愿意嘗鮮;39%的人關注口味,而49%的人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,這些數(shù)據(jù)為我們的品牌升級指明了方向和原則——
第一、不迷戀過去,以羅非魚鍋為主要升級對象,而不是“百花記”
第二、關于食品安全的部分一定要展示出來
第三、謹慎改變口味,升級偏重菜品結構與食材
在以上三點原則的指導下,我們開始分析并升級目前的羅非魚鍋。??
升級主要分為兩部分,一是文化包裝,二是產(chǎn)品 ,這里需要注意的是,文化包裝在前,然后通過文化來驅動產(chǎn)品升級,這和我們一般認知中產(chǎn)品驅動文化正好相反,因為從顧客角度看,首先吸引他們的并不是產(chǎn)品,而是文化包裝,產(chǎn)品則是品嘗后影響顧客留存的。
文化包裝分三步走:第一、想清楚我是誰;第二、想清楚我有什么特點;第三、相較于其它品牌我有多厲害。這三步走好,文化包裝也就出來了。
第一步?
我是誰?
當時看到這個問題,我第一反應就是“這還用問?我當然是百花記??!”但之后咨詢老師舉的一個例子讓我明白我錯在哪。
例子是,如果晚上敲門聲響起,門外有人報出一個陌生名字,這種情況下大多數(shù)人是不會開門的,而只有在知道了對方的來歷和目的后才會開門,這就相當于新客戶看到你的門店招牌,只看到百花記,但不知道百花記賣啥一樣。
所以,在這一步,決定了我們的名字由之前的“百花記”變?yōu)椤鞍倩ㄓ浟_非魚火鍋”。?
第二步?
有什么特點?
特點一般體現(xiàn)在宣傳語上,之前百花記的宣傳語是“不止于美味”,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說,“店里除美味之外,還有健康、歡樂,以及很多美好”,但這些描述都太過抽象,沒辦法衡量,而一旦你的特點無法衡量,就會給人虛假的感覺。
通過資料搜集得知,羅非魚在日本被稱為“不需要蛋白質的蛋白源”, 因為它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及豐富的蛋白質,而且骨刺少,又沒有肌間小刺,所以非常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。
而通過這么多年的經(jīng)營,我們也發(fā)現(xiàn),相較于其它刺激類火鍋,店里有老人和孩子的臺數(shù)明顯多不少,這不就是我們的特點嗎?所以,“祖孫三代都愛吃的魚火鍋”就成了我們的宣傳語。?
第三步?
我有多厲害?
前面兩步相當于敲門后告訴房主人“我是誰”、“我來干什么”,大多數(shù)人聽完后是會開門的,但也有一部分人比較謹慎,這時,你就要告訴他“你有多厲害”,比如,你是修空調(diào)的,你就要告訴房主人你修好過XX臺空調(diào),你是打掃衛(wèi)生的,你服務過多少家庭。
百花記創(chuàng)辦于2006年,升級之前基本每天翻臺都能保持在2次左右,這樣算一年接待的人數(shù)在7萬人左右。所以,副宣傳語就有了“創(chuàng)辦于2006年,每年7萬人的選擇”。?
“百花記羅非魚火鍋”
“祖孫三代都愛吃的魚火鍋”
“創(chuàng)辦于2006年,每年10萬人的選擇”?
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包裝,接下來我們用文化來推動產(chǎn)品升級。?
首先,食品安全問題。?
消費者對魚類安全問題的關注點主要表現(xiàn)在是否喂養(yǎng)抗生素和其它激素類飼料,所以,為了打消消費者顧慮,我們和魚塘簽訂協(xié)議,約束養(yǎng)殖方法,禁止在養(yǎng)殖過程中使用抗生素和激素,因為羅非魚屬于雜食性極高的魚種,所以,投放的飼料以草料為主,并且在魚塘邊緣種植水生植物,培養(yǎng)天然餌料生物,采用施肥培藻與飼料投喂相結合的養(yǎng)殖方式,定期在飼料中加入中草藥進行防治魚病。
其次,建立標準。
行業(yè)內(nèi)并沒有一個統(tǒng)一標準來判斷羅非魚的好壞,自己都沒有,消費者就更別說了。所以,我們通過自己建立的幾個標準幫消費者判斷羅非魚的好壞,樹立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地位。
比如魚身光亮、魚背飽滿、魚鰭堅挺 ,通過這三點定義“好羅非魚”的樣子,重量則控制在一斤二兩左右,這個重量的羅非魚肉質最好。
最后,改進模式。
之前的魚鍋按份上,消費者嘗到嘴里之前不知道魚肉是否新鮮,現(xiàn)在升級為前廳選魚,現(xiàn)選現(xiàn)殺,讓消費者直觀地體會到新鮮。
另外,因為主打家庭消費,單人單鍋重新改回大鍋,增強聚會體驗,其它魚類全部撤掉,主要圍繞羅非魚打造出一套“眾星捧月”的菜單,菜品數(shù)量也從之前的100多道降為不到70道。
升級完成后,相比之前,當月營業(yè)額提升60%,平均日翻臺次數(shù)達到2.7次,客單則仍保持在100元左右,這次升級算是成功了。
經(jīng)過這兩次升級,我明白品牌是有生命周期的,原有客戶老去,你就要跟著新客戶做相應改變,品牌升級就是為了在新客戶內(nèi)心建立品牌認知,把品牌的接力棒傳遞下去,而這傳遞的過程中,你要注意的不光是時機和速度,更是角度、方向,另外,如果不是創(chuàng)立子品牌,盡量不要改變跑道。
品牌升級,且升且謹慎!
熱門文章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
8
2025年5月餐飲月報:節(jié)日經(jīng)濟驅動餐飲景氣躍升,地域風味激活行業(yè)創(chuàng)新浪潮
- 9
- 10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