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年增速89.2%,爆店頻出!砂鍋賽道悄然崛起
張冬 · 2023-11-25 08:48:29 來源:火鍋餐見 2788
本期看點
1、半年增長89.2%,砂鍋躥紅了
2、正餐砂鍋與快餐砂鍋的優(yōu)劣勢
3、當下老板們能否適合入局砂鍋
半年增長89.2%!爆店頻出,砂鍋在狂奔
進入11月份,砂鍋突然火爆起來了,鋪天蓋地的視頻、圖文,席卷多個社交平臺。
實際上,近一年來,砂鍋品類一直保持著高增長態(tài)勢,根據(jù)企查查數(shù)據(jù),與砂鍋相關(guān)的企業(yè),半年之內(nèi),增長89.2%,而近3個月的增長,則達到80.1%,增速雖放緩,但一直在增長。
如果將“砂鍋”當成一個行業(yè)大品類來看,分化出的枝蔓非常多,諸如砂鍋米線、砂鍋面、砂鍋羊肉、砂鍋海鮮之類,由于品類眾多,限于篇幅,本文只探討砂鍋菜。
砂鍋在全國各地都有較高的認知度,抖音上搜索“砂鍋”,相關(guān)話題播放量累計達100億+,小紅書筆記突破70萬篇,百度搜“砂鍋”,結(jié)果達1億多個。
目前來看,跑得最快的,無疑是砂鍋麻辣燙,像川海豐尚砂鍋麻辣燙,開店310多家;再如覓小鮮砂鍋麻辣燙,開店240多家;串掌門砂鍋串串香、王貴仁砂鍋麻辣燙開店也都將近200家。
不過話說回來,麻辣燙本身就是大品類,加“砂鍋”二字,無非是加個差異化的上菜方式,同樣邏輯,“地方菜+砂鍋”的組合,扔出去也很炸。
像最近在川渝大火的羅媽砂鍋,引得很多顧客、達人探店,二三十塊的客單價,能吃到砂鍋油潑毛血旺、砂鍋紅燒肉、砂鍋麻婆豆腐、砂鍋爛肉耙豌豆這樣的經(jīng)典川菜,確實驚喜。
◎開業(yè)即火爆
據(jù)了解,羅媽砂鍋背后的操盤手,皆是川渝兩地的餐飲老炮,運營成熟,供應(yīng)鏈、資金、技術(shù)、流量,一應(yīng)俱全,一出手,自然是雷霆萬鈞。
還有顧客被稱為“砂鍋界的海底撈”的陶德砂鍋,穩(wěn)扎穩(wěn)打27年,開店19家,五六十元的客單價,讓顧客體驗到百元的價值感,引得同行紛紛向其模仿和取經(jīng)。
砂鍋的突然風靡,反映了兩個趨勢,一是消費進入“低欲望時代”,大眾更傾向于美味快捷、性價比和質(zhì)價比雙高的餐廳,二是大眾對煙火氣積壓已久的渴望,開始了集中釋放。
過去三年,百姓囚步在家,預(yù)制菜快速發(fā)展,“在家快手菜”迎合了當時消費趨勢,而現(xiàn)在,在家吃飯的場景逐漸淡化,加之一些對預(yù)制產(chǎn)品的誤解,大眾愈加懷念煙火氣濃厚的餐廳氛圍,正如陶德門頭的廣告語“不在家吃飯,就來陶德砂鍋”,恰好滿足顧客這一心理訴求。
場景自由切換,滿足多元需求,砂鍋火爆的最大原因
砂鍋與火鍋類似,火鍋屬于萬物皆可涮,砂鍋屬于萬物皆可“砂”,二者的烹飪本質(zhì)皆為“燙煮”,所用食材,包羅萬象;同時,砂鍋像是“快餐+有料火鍋”的衍生品,所以,砂鍋更像是火鍋與快餐之間的“最優(yōu)解”。
可見,同樣的砂鍋,滿足的卻是兩撥人——社交需求的顧客和效率需求的顧客。
吃砂鍋,經(jīng)常能看到這樣一幅場景——數(shù)排的小型燃氣灶上,放滿砂鍋,冒著急促的煙氣,一份煮好端走,廚師轉(zhuǎn)身去拿已配好的砂鍋,放于空缺灶上,兌入高湯,如此循環(huán)往復(fù),節(jié)奏很快;也有的將燃氣灶放到門外,砂鍋的煙火氣亦可作為招牌,招攬顧客。
熱騰騰的砂鍋端上來,滾沸的湯水翻騰著香味,勾人饞蟲,還有的砂鍋店,端上來后,以熱油潑之。
一來增香,二來可使湯面形成油膜,能有效地保持熱度,一燙抵三鮮,顧客體驗也好,另外,有些餐廳會配些清脆挺括的綠葉子菜,讓顧客自主放入砂鍋中,燙著吃,如涮火鍋,增強了互動性。
吃砂鍋不分時節(jié),冬日絕非砂鍋獨享,夏季夜市也別有一番風味,三五好友相聚,擼串、喝凍啤酒、點上幾口砂鍋,也很合適。
砂鍋在火鍋、中餐與快餐之間自如切換,應(yīng)用場景多元,下至地攤夜市,上到高檔餐廳,吃砂鍋,都不違和。
凡此“可大可小”的種種品類,前景最廣闊。
砂鍋的優(yōu)劣勢太過明顯,入局須謹慎
砂鍋的投資不大,如果是快餐店,多在四五十平,10萬左右能下來,利于夫妻創(chuàng)業(yè);如果是正餐炒菜,砂鍋作為特色菜出現(xiàn),統(tǒng)一出餐,口味能很好地保持穩(wěn)定,且價格親民,符合當下消費習慣。
如果把砂鍋拆分成兩個大品類——正餐砂鍋和快餐砂鍋,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二者的優(yōu)劣勢都非常明顯。
先說正餐砂鍋,典型代表如陶德砂鍋,屬川菜餐廳,用餐場景如家庭聚餐、朋友聚會等,砂鍋作為特色菜呈現(xiàn),熱騰騰地端上來后,吸睛,又新奇,煙火氣撓地一下就上來了。
吃炒菜,吃到最后,菜冷羹涼,尤其是冬天聚會,更為明顯;而砂鍋,吃到最后還是熱,冒著熱氣的飯局,很有氛圍。
一般而言,正餐砂鍋的產(chǎn)品不多,顧客可選擇的范圍有限,重點突出的品類和口味不過二三,這也陷入一個悖論:產(chǎn)品線太過豐富,壓貨、壓資金,如果食材保存時間過長,還會影響口味。
所以,品牌還須進行市場調(diào)研,將砂鍋口味和品類進行足夠多地篩選,可適當根據(jù)點單率,調(diào)整上新或下架。
也正是“產(chǎn)品線太長或太短的度”很難把握的原因,正餐砂鍋不會跑太快,看似砂鍋菜是統(tǒng)一標準化,實際上,這樣的餐廳高度依賴廚師;如果想降低廚師成本,那就只能用預(yù)制菜,但這又與砂鍋的煙火氣背離,顧客也一定也能感受得到。
陶德砂鍋雖然業(yè)界知名,但二十幾年來,開店還不到20家,原因或在于此。
跑得快的砂鍋品類,無疑是快餐砂鍋,一人食、兩人食,切中宅經(jīng)濟、單身經(jīng)濟,價格低,模型模式都好復(fù)制,無論是社區(qū)還是商場,生存空間都存在。
當然,快餐砂鍋的劣勢也比較明顯,即,場景過于“老破小”,除非產(chǎn)品出類拔萃地好,否則,在消費理念升級的趨勢下,這些店早晚被迭代掉。
像老鄉(xiāng)雞,升級了快餐店,一掃街邊臟亂差的快餐廳,收拾得干凈明亮,漲點客單價,顧客也能接受;像燙煮風小火鍋、北家姓小火鍋,一改旋轉(zhuǎn)小火鍋食材少而不鮮、無場景的缺點,將新鮮的食材旋轉(zhuǎn)起來,又豐富了產(chǎn)品線,開店速度非???,燙煮風一年跑出120多家店。
快餐砂鍋也是如此,蒼蠅館子的時代很快就會過去,大眾既想吃得美味,又想坐著舒心,場景升級,勢在必行,所以,入局還應(yīng)謹慎思考。
最后
砂鍋之獨特,源于其場景的復(fù)合程度高,可鹽可甜,可進可退。
從目前的經(jīng)濟形勢判斷,明年的餐飲仍將是一年的血拼和亂斗,大品類會被打得七零八落,細化成小品類、小模型存活,而砂鍋,至今尚未分化出尖銳而認知高的品類,也無有力品牌帶領(lǐng),格局乾坤都未定,市場大有可為。
本文轉(zhuǎn)載自火鍋餐見;作者:張冬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