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餐出海是強者的游戲,不是弱者的避風港
紅餐編輯部 · 2024-11-04 08:59:35 來源:紅餐網(wǎng) 1319
三年后的國外,剩下的仍然是你在國內干不過的這些人。
本文為張亮麻辣燙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姜佰東在“2024第四屆中國餐飲品牌節(jié)”上的演講實錄,紅餐網(wǎng)整編發(fā)布。
姜佰東:今天我來談談快餐行業(yè)在目前餐飲市場的上行趨勢,以及我們在出海過程中的一些心得。
△張亮麻辣燙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姜佰東
01 打造超級品牌,幫加盟商持續(xù)盈利
首先給大家分享一下張亮麻辣燙這16年來做的一些事情,一個是打造門店的盈利模型,一個是簡化企業(yè)運營模型以及提升組織內驅力。
1、改變計量方式,重塑單店模型
十年前,我們以每碗3元的價格銷售麻辣燙,想要達到2000元的日銷售額非常困難。因此,我們決定采用稱重銷售的方式,這一變革不僅提高了門店的運營效率,也幫助我們突破了地域限制,與國際快餐品牌展開競爭。
稱重銷售增強了顧客的體驗感和參與度,同時解決了食品安全問題。通過減少門店面積需求,進一步降低了租金成本,提高了門店的盈利能力。
我們的菜單不斷更新,以適應不同年齡段消費者的口味變化。例如,我們最大的店鋪在哈爾濱,提供了近300種食材,包括活龍蝦和鮑魚等高端食材。同時我們也不斷創(chuàng)新調味料,提供多樣化的口味選擇。
2、簡化運營流程,確保實效
在企業(yè)運營模型方面,我們致力于簡化投資流程,確保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能覆蓋到位。
為了讓加盟變得更簡單,我們做了以下幾點:
全覆蓋投資:從城市商圈到門店位置,從投資金額到門店面積,我們都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。
快速開店:在廣州,我們可以在10天內完成門店裝修并投入運營,這得益于我們高效的團隊和標準化的流程。
食品安全管理:我們從源頭把控食材質量,并通過嚴格的門店管理確保食品安全。我們的巡店機制不僅僅是檢查,而是真正解決問題,形成閉環(huán)管理。
3、極致的組織內驅力
隨著企業(yè)的成長,通常會面臨“大企業(yè)病”的挑戰(zhàn)。初創(chuàng)時期,大家充滿激情,隨著職業(yè)經(jīng)理人的加入,團隊逐漸失去了最初的活力。為此,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:
結果導向:每個任務都要有明確的結果,避免形式主義。
執(zhí)行文化:倡導“能理解的在理解中執(zhí)行,不能理解的在執(zhí)行中理解”,確保決策迅速落地。
持續(xù)優(yōu)化:我們不提倡過度追求完美,鼓勵適度創(chuàng)新,特別是在產品和服務方面。
高效的門店盈利模型+簡單的運營模型+極致的組織內驅力=超級品牌,這些年我們一直堅持克制,對于我們企業(yè)來說肯定也想多賺五千萬,但如果加盟商不能賺錢,就無法長久經(jīng)營,企業(yè)也無法持續(xù)盈利,所以我們一直在克制。
如何幫加盟商打造持續(xù)盈利的能力呢?首先要意識到加盟商就是品牌的代表,代表品牌在各個城市與同行競爭,所以我們每天都在教加盟商生存的本領。其次,要打造品牌-招商-運營的閉環(huán)。品牌不斷擴大,幫加盟商帶來流量,同時教加盟商如何留住流量,因為留住流量才能增加復購。所以我們就是在做品牌、招商和運營的閉環(huán)工作,即提升兌現(xiàn)未來的能力。
02 中餐出海不是弱者的避風港
下面跟大家講講中餐出海。這幾年最熱的話題就是中餐出海,張亮麻辣燙在海外有100多家店,2018年去海外,現(xiàn)在在美國有20多家門店,很多人說賣得太貴了,其實我們在英國市場賣得比美國還貴,即便去東南亞,差不多也要花100元吃一碗麻辣燙。
那么,到底為什么要出海?
中餐出海通常基于三個考慮:一是海外是藍海,二是國內市場競爭激烈,三是出于老板的虛榮心。
看看數(shù)據(jù),中國餐飲市場競爭確實激烈,比如粉面類約有90萬家門店,米飯類約有80萬家。在這樣的競爭環(huán)境下,如果你連10家店都開不起來,就想出海,可能也是個問題。
所以,餐飲老板要想清楚,到底是想出去走走還是真正走出去?真正走出去需要下一番功夫,很多企業(yè)在出海過程中都遇到了大問題。
出海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供應鏈和開店周期。供應鏈問題尤其突出,很多企業(yè)剛開始出海時,供應商嫌訂單小,不愿意生產。而且每個國家的標準不同,我們都需要分別去做,這對廠家來說是個挑戰(zhàn)。
另一個問題是開店周期太長。有些店甚至花費近一年都沒有開門營業(yè),這期間的等待時間是否能夠承受,也需要衡量。在東南亞等地開店,總部還有條件可以派人去宣傳和運營,但在歐美國家,這些工作更加困難,最終可能只能維持單店經(jīng)營。因此,未來中餐出海的發(fā)展方向一定是本土化。
中餐出海到底是藍海還是苦海?現(xiàn)在是對手變高手的時代,以前大家水平相當,但現(xiàn)在對手是你在國內難以戰(zhàn)勝的人,三年后的國外市場上,剩下的仍然是你在國內干不過的那些人。
無論出海是藍海還是苦海,有幾件事情需要謹慎對待。一個就是海外的加盟模式需要慎重選擇,建議大家盡量以合作的形式發(fā)展,我們也會探索更多合作形式。
另一個就是,強大的供應鏈能力非常重要。
很多時候,出海并不是企業(yè)自愿的選擇,而是迫不得已。所有的潮流中都夾雜著泡沫,出海應該是基于品牌和消費者的需求,而不是老板的個人需求。如果是后者,建議不要出海,因為出海絕對是強者的游戲,不會是弱者的避風港。
最后一句話送給大家:競爭的本質不是不讓對手超過我們,而是讓我們離消費者更近一些。
熱門文章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
8
2025年5月餐飲月報:節(jié)日經(jīng)濟驅動餐飲景氣躍升,地域風味激活行業(yè)創(chuàng)新浪潮
- 9
- 10
寫評論
0 條評論